淡江校園焦點

資傳系學生展現學習成效--拍攝《黏稠的記憶》。

活動時間 2012-09-12) 瀏覽人次 4582

資傳系學生展現學習成效--拍攝《黏稠的記憶》。
本校資傳系三年級27位同學為喚起每個人對這片土地的珍視與記憶,花了半年時間拍攝淡水殼牌倉庫歷史的紀錄片《黏稠的記憶》,透過鏡頭與分享,讓人重新審視歷史的價值,檢討近幾年政府的開發與建案,讓更多人認識這群為了文史而默默付出的人們。紀錄片9月10日至14日在本校淡水校園黑天鵝展示廳播映。製作團隊並在展覽同時將這部影片上網,成為公開和共享資源。
資傳系 提供

本校資傳系三年級同學為喚起每個人對這片土地的珍視與記憶,花了半年時間拍攝淡水殼牌倉庫歷史的紀錄片《黏稠的記憶》,透過鏡頭與分享,讓人重新審視歷史的價值,檢討近幾年政府的開發與建案,讓更多人認識這群為了文史而默默付出的人們。紀錄片9月10日至14日在本校淡水校園黑天鵝展示廳播映。製作團隊並在展覽同時將這部影片上網,成為公開和共享資源。

在淡水捷運站附近有幾棟紅磚紅瓦西洋農莊的味道的建築物,它就是與台灣淵源頗深、淡水發展縮影的殼牌倉庫。策劃人資傳系三年級同學陳俞諠表示:被留下的歷史遺跡,在許多人們眼中,這些建築只是相片的背景,卻很少深入了解背後的歷史意義。殼牌倉庫是全臺唯一的產業古蹟,不但見證了淡水的發展,也見證了百餘年來淡水政商勢力自私的基因:在地開發與維持人文與自然生態平衡上,經常變成衝突的選項,這樣的衝突週而復始,從清季直到現今。透過這個產業古蹟,我們追溯許多重要,卻未被重視的記憶,我們呼籲社會需要更多在地的關懷。

今年上半年,利用本校專業知能與服務學習機制,資訊傳播學系楊智明助理教授開設「說故事與腳本企劃」的課程,將資傳系導入服務學習之機制:向服務單位—「殼牌故事館」提供影片與展覽的專業服務,以《去冰》展覽呈現服務學習成果。《去冰》包含三部紀錄片及整個策展過程,分別為《黏調的記憶》:淡水殼牌倉庫的歷史故事;《埠憶》:以150年歷史視角,檢視淡水開港之後的發展歷史;《鏗鏘那年》:探索百年來,淡水鐵路對於在地發展的影響;《去冰加糖》:紀錄《去冰》展籌備及展覽期間的過程,於今年5月底在淡水文化園區首映,首映後得到許多迴響和媒體報導。為了讓更多人能了解殼牌倉庫的故事,《黏稠的記憶》經過重新編修,加入新的動畫設計和說明。紀錄片分為兩集:上集《黏稠的記憶-生根》主要講述殼牌倉庫的由來與演變。從19世紀中期,從范嘉士來台,嘉士洋行到淡水落地生根,後由殼牌公司併購,成為油槽倉庫及油運地點。描述當時各國外商對這塊土地予取予求的故事。下集《黏稠的記憶-萌芽》主要講述淡水殼牌倉庫如何成為淡水環河北側快速道路建案的關鍵因素。紀錄片小組訪談在地的文化工作者,敘述這群人為土地發聲和努力的過程。片中也記錄古蹟修復與社區大學的成立的過程,以及殼牌故事館的未來展望與經營。

導演資傳系三年級同學林昆良表示:文史領域的前輩們對這部片的肯定,是讓人最爽快的,他們毫不吝嗇的和我們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看事情的角度,讓我們重新去認識與關心台灣這片土地。這是第一部描寫殼牌倉庫與淡水歷史發展的紀錄片,製播團隊從倉庫的歷史記憶中發現:開發與破壞的衝突在淡水週而復始,從清季至今不曾間斷,這座倉庫見證了百餘年來政商勢力深入淡水的過程。

指導老師楊智明表示:由資訊傳播系的學生貢獻所學,針對淡水殼牌倉庫的歷史,從採訪、腳本企劃、拍攝、後製到策展播出,執行整個紀錄片從概念發想到,影片公播上網的過程。紀錄片團隊透過這個產業古蹟,追溯許多重要卻未被重視的記憶,紀錄片的目的,在於呼籲更多的在地關懷,歡迎關心地方發展的各界人士、紀錄片同業、在地文史專家及媒體工作者前來淡江大學看展,給拍攝團隊指教批評。

本報導連結

相關連結


本校資傳系三年級27位同學為喚起每個人對這片土地的珍視與記憶,花了半年時間拍攝淡水殼牌倉庫歷史的紀錄片《黏稠的記憶》,透過鏡頭與分享,讓人重新審視歷史的價值,檢討近幾年政府的開發與建案,讓更多人認識這群為了文史而默默付出的人們。紀錄片9月10日至14日在本校淡水校園黑天鵝展示廳播映。製作團隊並在展覽同時將這部影片上網,成為公開和共享資源。
本校資傳系三年級27位同學為喚起每個人對這片土地的珍視與記憶,花了半年時間拍攝淡水殼牌倉庫歷史的紀錄片《黏稠的記憶》,透過鏡頭與分享,讓人重新審視歷史的價值,檢討近幾年政府的開發與建案,讓更多人認識這群為了文史而默默付出的人們。紀錄片9月10日至14日在本校淡水校園黑天鵝展示廳播映。製作團隊並在展覽同時將這部影片上網,成為公開和共享資源。
資傳系 提供
本校資傳系三年級27位同學為喚起每個人對這片土地的珍視與記憶,花了半年時間拍攝淡水殼牌倉庫歷史的紀錄片《黏稠的記憶》,透過鏡頭與分享,讓人重新審視歷史的價值,檢討近幾年政府的開發與建案,讓更多人認識這群為了文史而默默付出的人們。紀錄片9月10日至14日在本校淡水校園黑天鵝展示廳播映。製作團隊並在展覽同時將這部影片上網,成為公開和共享資源。
本校資傳系三年級27位同學為喚起每個人對這片土地的珍視與記憶,花了半年時間拍攝淡水殼牌倉庫歷史的紀錄片《黏稠的記憶》,透過鏡頭與分享,讓人重新審視歷史的價值,檢討近幾年政府的開發與建案,讓更多人認識這群為了文史而默默付出的人們。紀錄片9月10日至14日在本校淡水校園黑天鵝展示廳播映。製作團隊並在展覽同時將這部影片上網,成為公開和共享資源。
資傳系 提供
本校資傳系三年級27位同學為喚起每個人對這片土地的珍視與記憶,花了半年時間拍攝淡水殼牌倉庫歷史的紀錄片《黏稠的記憶》,透過鏡頭與分享,讓人重新審視歷史的價值,檢討近幾年政府的開發與建案,讓更多人認識這群為了文史而默默付出的人們。紀錄片9月10日至14日在本校淡水校園黑天鵝展示廳播映。製作團隊並在展覽同時將這部影片上網,成為公開和共享資源。
本校資傳系三年級27位同學為喚起每個人對這片土地的珍視與記憶,花了半年時間拍攝淡水殼牌倉庫歷史的紀錄片《黏稠的記憶》,透過鏡頭與分享,讓人重新審視歷史的價值,檢討近幾年政府的開發與建案,讓更多人認識這群為了文史而默默付出的人們。紀錄片9月10日至14日在本校淡水校園黑天鵝展示廳播映。製作團隊並在展覽同時將這部影片上網,成為公開和共享資源。
資傳系 提供
本校資傳系三年級27位同學為喚起每個人對這片土地的珍視與記憶,花了半年時間拍攝淡水殼牌倉庫歷史的紀錄片《黏稠的記憶》,透過鏡頭與分享,讓人重新審視歷史的價值,檢討近幾年政府的開發與建案,讓更多人認識這群為了文史而默默付出的人們。紀錄片9月10日至14日在本校淡水校園黑天鵝展示廳播映。製作團隊並在展覽同時將這部影片上網,成為公開和共享資源。
本校資傳系三年級27位同學為喚起每個人對這片土地的珍視與記憶,花了半年時間拍攝淡水殼牌倉庫歷史的紀錄片《黏稠的記憶》,透過鏡頭與分享,讓人重新審視歷史的價值,檢討近幾年政府的開發與建案,讓更多人認識這群為了文史而默默付出的人們。紀錄片9月10日至14日在本校淡水校園黑天鵝展示廳播映。製作團隊並在展覽同時將這部影片上網,成為公開和共享資源。
資傳系 提供
本校資傳系三年級27位同學為喚起每個人對這片土地的珍視與記憶,花了半年時間拍攝淡水殼牌倉庫歷史的紀錄片《黏稠的記憶》,透過鏡頭與分享,讓人重新審視歷史的價值,檢討近幾年政府的開發與建案,讓更多人認識這群為了文史而默默付出的人們。紀錄片9月10日至14日在本校淡水校園黑天鵝展示廳播映。製作團隊並在展覽同時將這部影片上網,成為公開和共享資源。
本校資傳系三年級27位同學為喚起每個人對這片土地的珍視與記憶,花了半年時間拍攝淡水殼牌倉庫歷史的紀錄片《黏稠的記憶》,透過鏡頭與分享,讓人重新審視歷史的價值,檢討近幾年政府的開發與建案,讓更多人認識這群為了文史而默默付出的人們。紀錄片9月10日至14日在本校淡水校園黑天鵝展示廳播映。製作團隊並在展覽同時將這部影片上網,成為公開和共享資源。
資傳系 提供
本校資傳系三年級27位同學為喚起每個人對這片土地的珍視與記憶,花了半年時間拍攝淡水殼牌倉庫歷史的紀錄片《黏稠的記憶》,透過鏡頭與分享,讓人重新審視歷史的價值,檢討近幾年政府的開發與建案,讓更多人認識這群為了文史而默默付出的人們。紀錄片9月10日至14日在本校淡水校園黑天鵝展示廳播映。製作團隊並在展覽同時將這部影片上網,成為公開和共享資源。
本校資傳系三年級27位同學為喚起每個人對這片土地的珍視與記憶,花了半年時間拍攝淡水殼牌倉庫歷史的紀錄片《黏稠的記憶》,透過鏡頭與分享,讓人重新審視歷史的價值,檢討近幾年政府的開發與建案,讓更多人認識這群為了文史而默默付出的人們。紀錄片9月10日至14日在本校淡水校園黑天鵝展示廳播映。製作團隊並在展覽同時將這部影片上網,成為公開和共享資源。
資傳系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