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江大學首頁 || 廣告輪播 || 今日校園總覽 || 媒體報導總覽 || 系統管理 || 單一入口登入

刊頭圖檔-今日校園
今日校園總覽

:::



大傳系《沉浮之間》紀錄片榮獲台北市政府「2014勞動金像獎」優選作品。

2014/12/02

大傳系《沉浮之間》紀錄片榮獲台北市政府「2014勞動金像獎」優選作品。

照片:大傳系提供

冬遊淡水漁人碼頭你看到的是什麼?淡海夕照美景、海風輕輕拂面、堤岸咖啡公園、浪漫的情人橋…,這些景緻是一般人所看到的,但是大眾傳播學系學生看到的畫面卻大不同。在浮動碼頭裡同學看到的是從事捕魚工作的印尼籍漁工們,在異鄉生活所遭遇的各種難關,以及在簡單的生活事件中感受異鄉工作的溫馨與酸楚、歡笑與淚水。同學們將這感動拍成短片《沉浮之間》,保留珍貴的勞動影像,記錄了台灣土地的活力與熱情。這部短片也因此獲得台北市政府「2014勞動金像獎」優選作品。

大眾傳播學系系主任紀慧君表示:台灣目前擁有多元的社會組成,外籍人士當中卻鮮少關注藍領階級的勞工,《沉浮之間》是由該系第28屆學生所組成的「吻仔魚工作室」在畢業製作創作出來的紀錄專題。學生選定傳統產業中的外籍勞工,又以淡水地緣關係的漁人碼頭為探訪拍攝對象,呈現外籍船工在台灣的生活狀況,從薪資到經濟消費狀況、異鄉文化衝擊與適應,進而到宗教與情感寄託等等,並試圖藉由紀錄片拉近與台灣民眾的距離、消弭隔閡。

導演蔡經謙說明,因為劇組有位成員在漁人碼頭的便利商店上班,時常接觸外籍勞工,發現印尼籍漁工ITO中文的聽講不錯,熟悉後從聊天中得知外籍勞工的薪水很微薄,便興起做一個關於外籍漁工的影音專題,以他為主角述說離鄉打拼的心情,以及讓許多人了解,並且關心他們的生活和權益。這部短片從個案出發,深入拍攝在淡水漁人碼頭工作的ITO,藉由訪談和生活事件,呈現外籍漁工離鄉背井的漂泊感與對家鄉濃厚的思念。影片內容採用參與模式紀錄片,融入ITO的生活,在最自然的環境下捕捉真實,從中得知在文化差異下,也得知外籍漁工的生活擦出的有趣火花。

ITO就如許多外籍勞工一樣,為了未來來到台灣,但老婆捲款離開、與小孩及家人分離、雇主的嚴苛等等無奈情況,影片中引用作家聶華苓的一段話:「生活不是詩,而是一塊粗造的頑石,磨得叫人痛,但也更有光彩、更為堅實」。學生們回想起拍攝過程也充滿感慨,擔任錄製成音的陳弘翔認為,這是一份質樸的作品,在拍攝過程中觀察漁工的生活環境,體認了外籍移工的辛苦,也增加了對於勞工的想像。負責音效的劉若薇表示,這份紀錄專題一開始只是源自於自己打工的生活觀察,沒想到透過訪談可以得到那麼多的故事,令人意外。

專題指導老師林宏宜也針對作品做出評價,他認為這是一部關懷弱勢的好作品,拍攝加入移工生活一起出現在畫面中,更展現敘事力道。此外,導演蔡經謙認為,除了將這部作品獻給這群辛苦在台工作的外籍漁工外,最感謝的是林老師與吻仔魚工作室成員的滿腔熱血。他說:「沒有每個人的熱血工作,不會有這份作品的誕生!」他希望這部影片讓台灣民眾對外籍移工有不一樣的認識,並開始關注身邊的外籍朋友。

相關連結

瀏覽人次: 3643 人


大傳系《沉浮之間》紀錄片榮獲台北市政府「2014勞動金像獎」優選作品。照片:大傳系提供

大傳系《沉浮之間》紀錄片榮獲台北市政府「2014勞動金像獎」優選作品。照片:大傳系提供

大傳系《沉浮之間》紀錄片榮獲台北市政府「2014勞動金像獎」優選作品。照片:大傳系提供

大傳系《沉浮之間》紀錄片榮獲台北市政府「2014勞動金像獎」優選作品。照片:大傳系提供

大傳系《沉浮之間》紀錄片榮獲台北市政府「2014勞動金像獎」優選作品。照片:大傳系提供


:::

最新消息